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史不绝书

解释

史不绝书 shǐbùjuéshū

[same things were very common in history;be again and again repeated in history] 指经常发生的那一类事情,历史记载上常能看到

鲁之于 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引用解释

史册上不断有这类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事情。《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继於朝,史不絶书。” 刘大年 《台湾一千七百年的历史》:“第一次正式记录 台湾 历史的,是 三国 吴 人 沉莹 的《临海水土志》。往后史不绝书,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

读音:shǐ bù jué shū

反义词:史无前例

首字母缩写:sbjs

【拼音】shǐjuéshū

【用史不绝书造句】

1、在封建社会,子弑父、父杀子、兄弟互相残杀的事,史不绝书

【包含史不绝书的诗词】
《呈时宰二首》
黔黎谁识迓衡功,赤白囊闲寝燧烽。
史不绝书称上瑞,地无遗利足三农。
已闻奠玉祠真室,未见泥金款岱宗。
七十二君梁父禅,何时展采更东封。
上一篇
史君子
下一篇
史晨碑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