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 周 制,“士”指州长、党正,“君子”指卿、大夫和士。《礼记·乡饮酒义》:“乡人、士君子,尊於房中之间,宾主共之也。” 郑玄 注:“士,州长、党正也;君子谓卿、大夫、士也。” 2.古代指上层统治人物。《墨子·尚贤下》:“而今天下之士君子,居处言语皆尚贤,逮至其临众发政而治民,莫知尚贤而使能,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明小而不明於大也。” 3.旧时指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荀子·非相》:“有小人之辩者,有士君子之辩者,有圣人之辩者。不先虑,不早谋,发之而当,成文而类,居错迁徙,应变不穷,是圣人之辩者也;先虑之,早谋之,斯须之言而足听,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此乃有识者之所嘆慜,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 文王 能陶冶天下之士,而使之皆有士君子之才,然后随其才之所有而官使之。” 4.泛指读书人。《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但凡士君子横了一个做官的念头在心里,便先要骄傲妻子。妻子想做夫人,想不到手,便事事不遂心,吵闹起来。” 读音:shì jūn zǐ 首字母缩写:sjz 【用士君子造句】
1、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包含士君子的诗词】
《赠郑十八贲(云安令)》
温温士君子,令我怀抱尽。 灵芝冠众芳,安得阙亲近。 遭乱意不归,窜身迹非隐。 细人尚姑息,吾子色愈谨。 高怀见物理,识者安肯哂。 卑飞欲何待,捷径应未忍。 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 羁离交屈宋,牢落值颜闵。 水陆迷畏途,药饵驻修轸。 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步趾咏唐虞,追随饭葵堇。 数杯资好事,异味烦县尹。 心虽在朝谒,力与愿矛盾。 抱病排金门,衰容岂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