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佛教语。娑婆,梵语音译,意为“堪忍”。“娑婆世界”又名“忍土”,系 释迦牟尼 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总称。 唐 窥基 《法华经玄赞》二:“乃是三千大千世界,号为娑婆世界也。”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一折:“我则待向娑婆世界游,做莲花国里人。”亦省作“ 娑婆 ”。 隋 智顗 《法华经文句》卷二下:“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於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为忍。” 南朝 齐 谢镇之 《重与顾道士书》:“故知 天竺 者,居娑婆之正域,处淳善之嘉会。”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谒遇》:“庄严成世界,光彩徧娑婆。” 读音:suō pó shì jiè 首字母缩写:spsj 【用娑婆世界造句】
1、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佛曰:这是一个娑婆世界,娑婆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包含娑婆世界的诗词】
《金缕曲 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
披发佯狂走。 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枝衰柳。 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娑婆世界有瘦。 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 愁黯黯,浓于酒。 漛情不断淞波溜。 恨年来絮飘萍泊,遮难回首。 二十文章尺海内,毕竟空谈何有? 听匣底苍龙狂吼。 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 是祖国,忍孤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