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毛 传:“错,石也,可以琢玉。举贤用滞,则可以治国。” 郑玄 笺:“它山喻异国。”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毛 传:“攻,错也。”本谓别国的贤才也可用为本国的辅佐,正如别的山上的石头也可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后因以“他山之石”喻指能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的外力。 明 李贽 《复陶石篑》:“生因质弱,故儘一生气力与之敌斗,虽犯众怒,被谤訕,不知正是益我他山之石。”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杰作小说>小引》:“外国文学的翻译极其有限,连全集或杰作也没有,所谓可资‘他山之石’的东西实在太贫乏。” 读音:tā shān zhī shí 近义词:引以为戒 前车之鉴 反义词:重蹈覆辙 首字母缩写:tszs 【用他山之石造句】
1、 江陵之书院,或亦他山之石,而讲学聚徒,诚不可以不慎也。 【他山之石开头的诗词】
《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能攻玉,诗人此意宜三复。 莫嫌山骨太坚峭,足使国珍充韫匮。 磨砻砥砺功日新,圭璧琮璜光可烛。 人生行已良独难,昼夜营营昏利慾。 欲为全德古君子,莫弃忠规甘诌曲。 忠规未必皆我友,言是人非亦可录。 彼虽蒙蔽不自知,察人过差穷隐伏。 圣人閫域未易到,责我谓我追遐躅。 观渠待我最深厚,我听其言当佩服。 端知良药苦难堪,已我沈疴功甚速。 古人闻过每欣喜,要令忠告来相续。 今我昏怠不自强,逆耳阔疎亲软熟。 嗟予示免世俗病,每读古书知不足 【包含他山之石的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