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亦作“蹋布”。 踹布。旧时对棉布整理加工的一道工序。踹匠将漂染过的棉布卷上木滚,放在石板上,上压约千斤重的凹字形大石,一人足踏大石两端,左右往来滚动,以使布质紧密光滑。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观音峰》:“距 上津桥 西北半里,地久废为踹坊,皆布商所佣蹋布者居之。” 读音:tà bù 首字母缩写:tb 【包含踏布的诗词】
《送徐允伯》
古有淳寂乡,君与陶阮到。 每评伯伦颂,谓腾周公诰。 山间童负儿,台下人拾帽。 短鞭跨砂碣,破毯眠雪窖。 归来四壁立,挟册坐乡校。 悠悠泮宫水,关有芹可芼。 案上方醉吟,室中已饥告。 长缾卧虚檐,破你架空龟。 翠眉方与齐,频颊忽自悼。 愁踏布衾裂,羞拆海图倒。 先生乐陶然,美睡呼不觉。 过士多迂拙,庸见竞嘲噪。 岂知海上鳃,姑隐雾中豹。 岁晚空斋人,杖屡辱相好。 百钱呼儿沽,一榻为君扫。 浩兴忽长歌,衰意亦旁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