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天降粟。古人传说天下将饿,则有此兆。《淮南子·本经训》:“昔者 苍頡 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高诱 注:“ 苍頡 始视鸟迹之文造书契,则诈伪萌生,诈伪萌生则去本趋末、弃耕作之业而务锥刀之利。天知其将饿,故为雨粟。” 2.表示决无可能之词。 汉 王充 《论衡·感虚》:“ 燕 太子丹 朝於 秦 ,不得去,从 秦王 求归。 秦王 执留之,与之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令乌白头,马生角,厨门木象生肉足,乃得归。’” 读音:tiān yù sù 首字母缩写:tys 【用天雨粟造句】
1、盖苍颉四目,其制字成,天雨粟,鬼夜哭。漫瓿之句,言知者少也。 【包含天雨粟的诗词】
《待潮顾浦宿耕者张钦舍》
海近云气昏,禹迹开茫茫。 晴要列障逻,什伍屯平冈。 顷遭七年旱,骤见九秋黄。 腰镰喜复悲,泥水新圃场。 县侯初下教,官赋无丰荒。 错挥制锦刀,戏作编氓创。 身上催租瘢,短褐愁盖藏。 谭为五县最,荐飞十剡章。 逡巡掌邦计,跬步封侯王。 江淮十万师,待饲正颉吭。 禾麦今已登,妇子戒勿尝。 行俟天雨粟,饱食均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