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天安门

解释

天安门 Tiān’ānmén

[Tian An Men (Gate of Heavenly Peace)] 北京市重要古建筑。位于北京市区中央,其前的广场是世界最宽广、壮观的广场

引用解释

原为 明 清 两代皇城的正门。在 北京 市区中心。始建于 明 永乐 十五年,称“承天门”。 清 顺治 八年重修,改称“天安门”。在高大的朱红城墙上开有五个拱形门,城上有九开间的歇山式重檐城楼,红柱黄瓦。前后各立华表一对。门前有金水河,跨河有汉白玉石桥五座。桥前为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壮丽雄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庄严肃穆的图形是我国国徽的主要组成部分。1949年10月1日 毛泽东 主席在此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读音:tiān ān mén

首字母缩写:tam

【拼音】tiānānmén

【包含天安门的诗词】
《天安门诗抄》
素纸黑纱含恸剪,苍松翠柏和泪扎。
谁言献花是旧俗,明朝她死定无花。
上一篇
天不怕
下一篇
天矢阴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