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实际相同。《管子·参患》:“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 2.指同一事物。 唐 韩愈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蛤即是虾蟇,同实浪异名。” 3.指富裕程度相同。《商君书·错法》:“同列而相臣妾者,贫富之谓也;同实而相并兼者,强弱之谓也。” 读音:tóng shí 首字母缩写:ts 【包含同实的诗词】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
鲎实如惠文,骨眼相负行。 蠔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 蒲鱼尾如蛇,口眼不相营。 蛤即是虾蟆,同实浪异名。 章举马甲柱,斗以怪自呈。 其馀数十种,莫不可叹惊。 我来御魑魅,自宜味南烹。 调以咸与酸,芼以椒与橙。 腥臊始发越,咀吞面汗騂。 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 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 卖尔非我罪,不屠岂非情。 不祈灵珠报,幸无嫌怨并。 聊歌以记之,又以告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