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亦作“槖饘”。 指衣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 ﹞执 卫侯 ,归之于京师,寘诸深室。 宁子 职纳橐饘焉。” 杜预 注:“ 宁俞 以君在幽隘,故亲以衣食为己职。橐,衣囊;饘,糜也。”《明史·张居正传》:“给事中 徐贞明 等羣拥入狱,视具槖饘,亦逮謫外。” 清 顾炎武 《松江别张处士悫王处士炜暨诸友人》诗:“橐饘谁问遗,衣食但支吾。” 读音:tuó zhān 首字母缩写:tz 【包含橐饘的诗词】
《过嘉兴道中接待寺丁丑十二月赴逮扬州遇雪留》
畴昔留此寺,亦兹腊雪天。 天寒了不异,俯仰十一年。 是时尚守郡,赴逮趋淮壖。 不知坐何事,自省无尤愆。 家有屋几间,亦有数顷田。 书生未甚穷。 不忧无酒钱。 事白夏至秋,然后得南旋。 即今身自由,幸已不属官。 客贫一物无,驾此如叶船。 四仆色常饥,况望酣与羶。 家人九霄外,何由致橐饘。 岂不亦念我,逢曲流馋涎。 我非不欲仕,危途畏隮颠。 势虽已窘迫,心终无忧煎。 新岁六十二,白发被两肩。 尚堪屈此膝,跪起贵要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