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古代妇女的一种髮式,髮髻向额前俯偃。《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晋 崔豹 《古今注·杂注》:“堕马髻,今无復作者。倭堕髻,一云堕马之餘形也。” 唐 许景先 《折柳篇》:“寳釵新梳倭堕髻,锦带交垂连理襦。”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 三娘 长身玉色,倭堕如云。” 读音:wō duò jì 首字母缩写:wdj 【包含倭堕髻的诗词】
《折柳篇》
春色东来度渭桥,青门垂柳百千条。 长杨西连建章路,汉家林苑纷无数。 萦花始遍合欢枝,游丝半罥相思树。 春楼初日照南隅,柔条垂绿扫金铺。 宝钗新梳倭堕髻,锦带交垂连理襦。 自怜柳塞淹戎幕,银烛长啼愁梦著。 芳树朝催玉管新,春风夜染罗衣薄。 城头杨柳已如丝,今年花落去年时。 折芳远寄相思曲,为惜容华难再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