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亦作“瓮头春”。 1.初熟酒。一说,酒名。 唐 岑参 《喜韩樽相过》诗:“瓮头春酒黄花脂,禄米只充沽酒资。” 宋 黄庭坚 《明远庵》诗:“多方挈取瓮头春,大白梨花十分注。”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三折:“送了我也竹叶瓮头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妾》:“ 刘 视之,果得酒,真家中瓮头春也。” 吕湛恩 注:“谓初熟酒。” 何垠 注:“瓮头春,酒名。” 2.泛指好酒。 胡韫玉 《周六介招饮即席有作》诗:“烂泥新擘瓮头春, 越 醴浓斟醉杀人。” 读音:wèng tóu chūn 首字母缩写:wtc 【包含瓮头春的诗词】
《念奴娇·江南春早》
江南春早,尚余寒门巷,杨花飘逐。 一色初梅开尽也,不数芳园红绿。 珍重骚人,幽怀分寄,高韵歌黄竹。 六花羞避,满笺凌乱琼玉。 应念有客长安,履穿东郭,无与怜穷独。 鼓棹前溪非兴尽,寒怯水栖岩宿。 咫尺君家,瑶田无径,冰柱排银屋。 瓮头春到,唤回晚梦清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