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没有美的仪容。《大戴礼记·劝学》:“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 2.指不设供人敬奉的偶像。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二·五岳神庙》:“ 衡山 岳庙坍损,﹝ 陈祚 ﹞遂欲尽毁其后妃像设、寝殿朝堂……按礼,五岳视三公,岂有无室无貌之理?” 读音:wú mào 首字母缩写:wm 【包含无貌的诗词】
《寒食日出游》
李花初发君始病,我往看君花转盛。 走马城西惆怅归,不忍千株雪相映。 迩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 可怜物色阻携手,空展霜缣吟九咏。 纷纷落尽泥与尘,不共新妆比端正。 桐华最晚今已繁,君不强起时难更。 关山远别固其理,寸步难见始知命。 忆昔与君同贬官,夜渡洞庭看斗柄。 岂料生还得一处,引袖拭泪悲且庆。 各言生死两追随,直置心亲无貌敬。 念君又署南荒吏,路指鬼门幽且夐。 三公尽是知音人,曷不荐贤陛下圣。 囊空甑倒谁救之,我今一食日还并。 自然忧气损天和,安得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