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以枭肉制的羹汤。古代夏至日皇帝制之以赐臣下,寓有除绝邪恶之意。《史记·孝武本纪》“祠 黄帝 用一梟破镜” 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 汉 使 东郡 送梟,五月五日为梟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 宋 苏辙 《学士院端午帖子太皇太后阁》诗之五:“百官却拜梟羹赐,凶去方知 舜 有功。” 明 夏完淳 《端午赋》:“萧条佳节,惨淡餘生。盘中角黍,杯底梟羹。” 清 钱谦益 《王氏南轩世祠记》:“流风浇薄,家训刓敝,衣冠华胄,天属近亲,靡不家饗梟羹,人怀鴟饗。” 读音:xiāo gēng 首字母缩写:xg 【包含枭羹的诗词】
《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太皇太后阁六首》
决狱初迎雨,开仓旋嚷。 青黄今接夏,饥疫免忧春。 帘密风时度,宫深日倍长。 纻罗随节赐,黍麦趁新尝。 执热宁忘濯,清心自释烦。 东朝闻好语,畏日解余暄。 山磨玉尘除旧廪,捧箱采缕看新丝。 一年丰乐今将半,两殿欢声外得知。 舟楫喧呼招屈处,禽鱼鼓舞放生中。 百官却拜枭羹赐,凶去方知舜有功。 玉殿清虚过暑天,草庐烦促念民编。 外家近许迁新宅,不遣司农费一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