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谓避开道路中央,靠墙而行。表示恭谨或畏惧。《左传·昭公七年》:“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 杜预 注:“言不敢安行也。” 晋 陆云 《逸民箴》:“咎自专宠,福在循墙,是故保其安者常危,而忘其存者不亡。” 明 宋濂 《题梁元帝画职贡图》:“其画……亦为 宋 代名笔所作,世之粗工,涂青抹红以欺世者,见之必循墙而避矣。” 2.为沿墙。 王闿运 《影山草堂铭》:“且庭室可改,忆迹无迁;阶墀已平,循墙犹见。” 读音:xún qiáng 首字母缩写:xq 【包含循墙的诗词】
《次匏庵先生板屋韵》
达官宜高居,胡为喜卑下。 岂是三命余,动欲循墙者。 天予固甚丰,自取恒欲寡。 何必大厦成,而后虚三瓦。 无梁架榱题,无牖饰丹赭。 惟有窗隙中,尚能通野马。 鬼瞰非所忧,客来可延坐。 看云数卷帘,看月疑乘舸。 温燠不知冬,通明复宜夏。 有书常满床,有酒常满斝。 自读仍自斟,高情还自写。 岂无数仞堂,得志弗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