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古山名。约在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土拉河 、 鄂尔浑河 上源以南一带。《史记·匈奴列传》:“ 汉 使 浞野侯 破奴 将二万餘骑出 朔方 西北二千餘里,期至 浚稽山 而还。” 司马贞 索隐引 应劭 曰:“在 武威县 北。” 清 吴伟业 《赠家侍御雪航》诗:“西望 浚稽山 , 黄河 遶其背。” 靳荣 藩注引《一统志》:“ 喀尔喀 浚稽山 直 受降城 漠北,其山当在今 土喇河 及 鄂尔浑河 之间。” 读音:jùn jī shān 首字母缩写:jjs 【包含浚稽山的诗词】
《咏史五首(录二)》
陇西李都尉,骁勇称将材。 提师浚稽山,一鼓单于摧。 步卒五千人,转战昏阴霾。 道穷矢亦尽,惜哉勇弗裁。 捐躯诚独难,大义岂不乖。 得当纵报汉,二心安可怀。 迢迢五原关,思归隔天涯。 遂使铁石心,化为土与埃。 终然没胡沙,竟为百世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