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迅雷不及掩耳

解释

迅雷不及掩耳 xùnléi bù jí yǎn ěr

[sudden;as sudden as lightening;sudden peal of thunder leaves no time for covering ears] 雷声骤响,来不及捂住耳朵。比喻事情发生得过于突然,使人防不胜防

引用解释

比喻动作或事件突然而来,不及防备。《晋书·石勒载记上》:“出其不意,直冲 末柸 帐,敌必震惶,计不及设,所谓迅雷不及掩耳。”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迅雷不及掩耳,最为制胜要诀,亦何至一败之后,絶口不言兵。” 邹韬奋 《经历》四一:“我们对于这种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都有些气愤,虽则我们都很镇定。”

读音: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近义词:出其不意

首字母缩写:xlbjye

【拼音】xùnléiyǎněr

【用迅雷不及掩耳造句】

1、 青蛙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大吼一声跳起,把虫子捉住了。

【迅雷不及掩耳开头的诗词】
《颂古五十七首》
迅雷不及掩耳,下椿脚若长,耳畔雷声四起。
牛起拄杖为他中下,上上人来过不打。
秦人一入桃花源,子孙千世为神仙。
【包含迅雷不及掩耳的诗词】
《答松源和尚举竹篦话颂》
黑漆竹篦握起,迅雷不及掩耳。
德山临济茫然,懵底如何插嘴。
上一篇
训蒙师
下一篇
迅雷风烈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