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埋没;消失。《晋书·忠义传·嵇含》:“悼大道之湮晦,遂含悲而吐曲。” 宋 陆游 《除删定官谢丞相启》:“声名湮晦,衣食空无。”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周益公词科旧稿跋》:“惜乎后嗣无闻,遗墓湮晦,已作燔尸之所。” 清 曾国藩 《<孟子要略>序跋》:“然如 许叔重 《五经异义》、 余隐之 《尊孟辨》之类,皆湮晦数百年矣。” 读音:yān huì 首字母缩写:yh 【包含湮晦的诗词】
《赋得泰伯庙送倪元镇》
剪商肇基迹,传季思逮圣。 兄弟逃荆蛮,让德一何盛。 千家聿来从,勾吴始开境。 遥遥至裔孙,欲大心逾骋。 深宫贮妖丽,高台瞰遐迥。 既拒伍胥忠,还甘太宰佞。 邻邦树仇怨,上国肆争竞。 社稷终变迁,轩楹独完正。 相传在闾里,洒扫改严净。 岁时具牡醴,歌舞劳送迎。 楚鬼久无食,越魄谁将籥。 强暴有湮晦,圣哲无终竟。 於焉送将归,舟舻得依并。 是时春气和,氤氲满芳径。 渚花动幽彩,汀莆发深靘。 江水去不息,烟霞日将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