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chūn yàn
繁体字:春燕 意思:(参见春鷰)
1.亦作“春鷰”。春天的燕子。 ▶南朝·宋·鲍照《观漏赋》:“随秋鸿而泛渚,逐春鷰而登梁。” ▶唐·杜牧《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诗:“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宋·梅尧臣《依韵答淮南祝秘校初春见寄》:“春燕不时来,秋鸿今始至。” 2.春季的大宴。 ▶宋制,宫廷每年于春、秋两季设大宴。<
造句:怕春燕掠天,疏鼓叠、春声碎。讲到高兴处,胡春燕满脸灿烂。聂春燕,女,吉林省四平市人。李春燕在场的亲戚也激动起来。
首字母缩写:cy
【拼音】chūnyàn
【用春燕造句】
1、 哇!风筝飞上去了。它仿佛是一只展翅起飞的春燕在天空中翱翔,有像是一条活泼机灵的小金鱼在浩瀚的海洋里嬉戏。那两个小男孩也不赖,他们的风筝也飞地挺高的,像两只巨鹰从你的头顶上呼啸而过。
【包含春燕的诗词】
《拟行路难》
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绮幕。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蕴芳藿。 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爵。 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