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释 ◎ 摇鹅毛扇 yáo émáoshàn [intriguer] 旧小说或戏曲中,描写的军师、谋士右手拿羽毛扇。后来用“摇鹅毛扇”比喻出谋划策。也作“摇羽毛扇” 引用解释 传说 诸葛亮 常手执羽扇指挥作战,后世舞台上出现的一些军师也多执羽扇。因以“摇鹅毛扇”比喻出谋画策。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大家都说他是一个摇鹅毛扇的,是一个唱傀儡戏的提线的人。”亦作“ 摇羽毛扇 ”。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小说和戏剧上的 诸葛亮 ,几百年来在群众中,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形象,即所谓摇羽毛扇的人物。” 读音:yáo é máo shàn 首字母缩写:yems 【用摇鹅毛扇造句】
1、 他们几人连成一气,有摇鹅毛扇的,有出头露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