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俗谚。谓一张状纸送进衙门,便身遭讼累,无从摆脱。语出《普灯录·黄龙慧南禅师》:“一字入公门,九牛曳不出。” 元 无名氏 《苏九淫奔》第二折:“俺娘千不肯,万不肯,递了状纸,送到当官。自古道:‘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这早晚公差敢待来也。”《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我恐怕他后来改了口,所以哄他叫写个禀帖给我做了凭据,叫他改不得口。只这他自己的状纸上好些别脚,‘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哩!” 黄远庸 《最近之秘密政闻》:“ 吴景濂 君尤决絶,大似守‘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之戒者。” 读音:yī zì rù gōng mén,jiǔ niú bá bù chū 首字母缩写:yzrgmjnbbc 【拼音】yīzìrùgōngménjiǔniúbábùchū 【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开头的诗词】
【包含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的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