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释 ◎ 一倡百和 yīchàng-bǎihè [when one starts singing,all the others join in; meet with general approval] 一人首倡,百人附和。指附和的人非常多 引用解释 一人首倡,百人附和。极言附和者之多。倡,亦作“ 唱 ”。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胡公去狐》:“抵暮张烛而坐,夜半,狐鸣后圃中,一倡百和。”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宣帝》:“滑胥疲民,一倡百和,鼓其欲速之辞,而害自此成。” 袁庙 等《辛亥革命征信录》:“二十一日晨,因喧传官钱局钱票无用,一唱百和,拥至 汉口 官钱局强抢。” 读音:yī chàng bǎi hè 近义词:一呼百应 首字母缩写:ycbh 【用一倡百和造句】
1、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农民起义立即一倡百和。 【包含一倡百和的诗词】
《送陈太守之开封》
浊流亘混混,古有辟其郛。 兹维天地中,九州交逵衢。 尹实冠中夏,奚与百郡俱。 四十守令下,吏前合云铺。 中庭忽闻雷,百诺应一呼。 门如纳百川,累累八县输。 千辆复百辆,上供及军需。 曾无遗毫毛,丘山积负逋。 地大物甡甡,隔身杂臞膄。 堤防或阔略,立地生麻胡。 一倡百和之,自立落雁都。 坐令清平民,入市愁于菟。 吾子起阳曲,而翁烈丈夫。 自台徂名卿,子亦汗血驹。 峨峨白云司,明月悬秋壶。 大奸梗大狱,如以手拉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