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一国三公

引用解释

一国之中有三个主公。比喻令出多门,事权不一。《左传·僖公五年》:“孤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一国三公,适从何在?”《资治通鉴·东昏侯永元元年》:“一国三公犹不堪,况六贵同朝,势必相图,乱相作矣。”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四回:“武夫当道势汹汹,一国三公谁适从。”

读音:yī guó sān gōng

首字母缩写:ygsg

【拼音】guósāngōngsuīshēng

【用一国三公造句】

1、政出多门的近义词有各自为政、一国三公、各行其是。

【一国三公开头的诗词】
《金粉泪(56首)》
一国三公赣港宁,可怜诸葛竟分身。
党中无派缘清党,阿斗先生双眼明。
【包含一国三公的诗词】
《狐裘歌》
狐裘尨茸。
一国三公。
吾谁适从。
上一篇
一以当十
下一篇
一系列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