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古代长度和重量单位。《淮南子·天文训》:“律之数十二,故十二蔈而当一粟,十二粟而当一寸……其以为量,十二粟而当一分,十二分而当一銖,十二銖而当半两。” 2.喻物之细微渺小。 宋 欧阳修 《憎蚊诗》:“惟尔於其间,有形纔一粟。” 宋 苏轼 《赤壁赋》:“寄蜉蝣於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但恐太仓一粟,无济于事。” 读音:yī sù 首字母缩写:ys 【用一粟造句】
1、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像沧海一粟一般是非常小的。 【一粟开头的诗词】
【包含一粟的诗词】
《念奴娇·黄橙紫蟹》
黄橙紫蟹,映金壶潋滟,新醅浮绿。 共赏西楼今夜月,极目云无一粟。 挥麈高谈,倚栏长啸,下视鳞鳞屋。 轰然何处,瑞龙声喷蕲竹。 何况露白风清,银河澈汉,仿佛如悬瀑。 此景古今如有价,岂惜明珠千斛。 灏气盈襟,冷风入袖,只欲骑鸿鹄。 广寒宫殿,看人颜似冰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