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指琴上供按弦时识音的标志。亦指琴或乐曲。 南朝 宋 谢灵运 《君子有所思行》:“长夜恣酣饮,穷年弄音徽。” 南朝 梁 刘孝标 《重答刘秣陵诏书》:“余悲其音徽未沫,而其人已亡。” 2.美音;德音。《文选·王俭<褚渊碑文>》:“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 李善 注:“音徽,即徽音也。” 张铣 注:“徽,美也。” 3.指音容。 唐 刘禹锡 《彭阳唱和集引》:“今年公在 并州 ,予守 吴门 ,相去迥远,而音徽如近。” 4.犹音讯;书信。《文选·陆机<拟庭中有奇树>诗》:“欢友兰时往,迢迢匿音徽。” 李周翰 注:“音徽,言文章、书信。” 前蜀 魏承班 《谒金门》词:“雁去音徽断絶,有恨欲凭谁説。”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出山》:“十年来, 河 陇 路断, 松潘 围逼,至今三君音徽断絶。” 读音:yīn huī 首字母缩写:yh 【音徽结尾的诗词】
《筹笔驿》
汉室亏皇象,干坤未即宁。 奸臣与逆子,摇岳复翻溟。 权表分江域,曹袁斗夏垌。 虎奔咸逐逐,龙卧独冥冥。 從众非无术,欺孤乃不经。 惟思恢正道,直起复炎灵。 管乐韬方略,关徐骇观听。 一言俄遻至,三顾已忘形。 南既清蛮土,东期赤魏廷。 出师功自著治国志谁铭。 历劫兵如水,临秦策若瓴。 举声将溃虏,横势欲逾泾。 仲达耻巾帼,辛毗严壁扃。 可烦亲细务,遽见堕长星。 战地悲陵谷,来贤赏德刑。 意中流水远,愁外旧山青。 想像音徽 【包含音徽的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