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释 ◎ 有眼不识泰山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have eyes but fail to see mount Tai-shan;entertain angel unawares] 比喻看不出才高、位高及有价值的人 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水浒传》 引用解释 喻见闻浅陋,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常用作向对方赔礼道歉,自责礼貌不周或多有冒犯的客套话。《水浒传》第二三回:“那大汉听得是 宋江 ,跪在地下,那里肯起,説道:‘小人有眼不识 泰山 !一时冒凟兄长,望乞恕罪。’”《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匡超人 听了这话,慌忙作揖,磕下头去,説道:‘晚生真乃有眼不识 泰山 !’”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回:“ 二先生 拉着 老武 激动地说:‘好恩人哩!呃,真是有眼不识 泰山 呀!’” 读音: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近义词:有眼无珠 视而不见 首字母缩写:yybsts 【用有眼不识泰山造句】
1、对站在面前的文学巨匠,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