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每句字数不等,长短句间杂,无一定标准,用韵也较自由。后人多有仿作。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杂言诗》:“按古今诗自四、五、六、七杂言之外,復有五七言相间者,有三、五、七言各两句者,有一、三、五、七、九言各两句者,有一字至七字、九字、十字者,比之杂言,又略有不同,故别列之於此篇。” 读音:zá yán shī 首字母缩写:zys 【包含杂言诗的诗词】
《杂言诗·八连颂》
好八连,天下传。 为什么? 意志坚。 为人民,几十年。 拒腐蚀,永不沾。 因此叫,好八连。 解放军,要学习。 全军民,要自立。 不怕压,不怕迫。 不怕刀,不怕戟。 不怕鬼,不怕魅。 不怕帝,不怕贼。 奇儿女,如松柏。 上参天,傲霜雪。 纪律好,如坚壁。 军事好,如霹雳。 政治好,称第一。 思想好,能分析。 分析好,大有益。 益在哪? 团结力。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