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儿子;男孩。古代子女通称子,男称丈夫子,女称女子子。《战国策·燕策二》:“人主之爱子也,不如布衣之甚也。非徒不爱子也,又不爱丈夫子独甚。” 唐 陆龟蒙 《送小鸡山樵人序》:“吾有丈夫子五人,诸孙亦有丁壮者。” 宋 陆游 《陆孺人墓志铭》:“孺人得七十有四,以 淳熙 十二年正月己丑卒。丈夫子三人,长 之瑞 ,早卒,次则 世昌 ,次 世茂 ;女子四人。” 清 王韬 《淞滨琐语·金玉蟾》:“姬封夫人。生丈夫子二,皆早贵。” 读音:zhàng fū zǐ 首字母缩写:zfz 【包含丈夫子的诗词】
《孔节妇》
有美丈夫子,玉质长髯须。 自言五十五代强有力子之孙儒,其母曰陶大家。 大家生儿六月余,丈夫子,即称孤。 零丁未保麒麟雏,大家一节誓不渝。 身有死,不二夫,与孤为命相噫呜,保抱不啻琉璃珠。 但愿孤身寿,竖我门户扶我舆。 天助孔嗣孤无虞,五岁解读书,十岁能当闾,二十作赋喧三吴。 朅来大家八十逾。 孤三釜,心何如? 紫微相君新下车。 上推先圣恩及孥,荐书上达天王都。 承恩归来拜起居,堂上鹤发霜颜都。 烹羊击鲜妇当厨,里中姆,欢相呼,孔家生儿天与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