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证验其言辞;责问。《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徵辞,不察有罪。” 杜预 注:“言语相恨,当明徵其辞以审曲直。”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台湾府属渡口考》:“ 荷兰 大惊,徵辞於 成功 。” 2.引证古人言辞。 唐 韩愈 《送牛堪序》:“又约通大义,徵辞引类,旁出入他经者,又诵数十万言。” 读音:zhēng cí 首字母缩写:zc 【包含征辞的诗词】
《送杨子祐知兴国》
寻役谢皇畿,遄征辞帝阙。 朱明垂方隆,修景迎未歇。 晨旌抗欲徂,午马哮不发。 且覆天末觞,暂缓星前辙。 抒情谅子衷,执手信我说。 丕休蒙嘉运,利用宾时哲。 弹冠捐族闾,绁组跻朝列。 玄士守深湛,谒帝生激烈。 稽首金马荣,澡身玉壶洁。 平江波涛兴,昊穹垢气结。 一麾竟出守,三命聊所窃。 行行迈楚荆,漭漭遵吴浙。 旆指衡服云,帆挂湘干月。 遐想百代雄,浩叹一时没。 愿葆幽谷资,毋俾兰芳灭。 炯介投处言,慷慨起长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