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犹精髓。 唐 杜甫 《寄高使君岑长史》诗:“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 2.比喻人民勤劳所得的财物。 清 孙枝蔚 《牛饥纪事》诗之十:“更遇催科急,真成脂髓乾。”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编审馀论》:“若弃粮而止论丁,是竭穷甿之脂髓,不足供公家之徭役,而拥连陌之膏腴,反得享安坐之乐佚矣。” 读音:zhī suǐ 首字母缩写:zs 【包含脂髓的诗词】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
故人何寂寞,今我独凄凉。 老去才难尽,秋来兴甚长。 物情尤可见,辞客未能忘。 海内知名士,云端各异方。 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 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 举天悲富骆,近代惜卢王。 似尔官仍贵,前贤命可伤。 诸侯非弃掷,半刺已翱翔。 诗好几时见,书成无信将。 男儿行处是,客子斗身强。 羁旅推贤圣,沈绵抵咎殃。 三年犹疟疾,一鬼不销亡。 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 徒然潜隙地,有靦屡鲜妆。 何太龙钟极,于今出处妨。 无钱居帝里,尽室在边疆。 刘表虽遗恨,庞公至死藏。 心微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