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供书写或绘画用的纸张或绢帛。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里中小屋,有经像者,亦多不烧。或屋虽焚毁,而於煨尽之中,时得全经,纸素如故。” 唐 李节 《赠释疏言还道林寺诗》序:“容貌於土木者沉诸水,言词於纸素者烈诸火。” 2.泛指书画的纸本或绢本。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 王羲之 书,旧传惟《乐毅论》乃 羲之 亲书於石,其他皆纸素所传。” 读音:zhǐ sù 首字母缩写:zs 【包含纸素的诗词】
《依韵吴冲卿秘阁观逸少墨迹》
奇哉王右军,下笔若神圣。 长戈与伏弩,无不从号令。 贤豪虽林立,帖敛孰敢竞。 师徒气扬扬,龙虎旗正正。 胜声塞宇宙,自昔无此盛。 赫赫犹至今,琐琐曷云并。 崇崇中秘书,济济士游泳。 墨宝收盈厨,来观遇已横。 始知前人迹,镌多自失劲。 纸素傥未坏,万古传莫竟。 一从归人间,梦寐不能更。 但媿将短才,辄尔接高咏。 何羞赵壹穷,自有锺嵘评。 尝闻曹将军,尚谙赋竞病。 我生群俊末,贫贱亦足庆。 文成终媿君,铅刀值枯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