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古时儿童束发为两角。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梁 朝皇孙以下,总丱之年,必先入学,观其志尚。”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余自总丱之岁,溺志斯途,南北东西,访求餘二十载,经史子集,类次赢三万编。” 2.借指童年。 南朝 梁武帝 《拟长安有狭邪》诗:“小息尚青綺,总丱游 南皮 。” 隋 李谔 《上隋高祖革文华书》:“于是閭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六甲,先製五言。” 读音:zǒng guàn 首字母缩写:zg 【包含总丱的诗词】
《次韵文潜病中作时方求补外》
贫炉初着灰,浊酒寒不温。 邻张病未来,独负南窗暄。 昨日往过之,欢喜能两餐。 酲醲淟然解,愧无枚乘言。 祝君抱虚一,邪气袭无门。 今晨有起色,迎笑眉宇轩。 扶掖两男儿,总丱佳弟昆。 遣诵寄我诗,妙可白玉刊。 平生俱豪气,见酒渴骥奔。 赐休常苦稀,晨谒良不闲。 约君向南邦,勿厌敲扑諠。 公余未忘饮,何必釂十分。 时平但行乐,卧治安足论。 琵琶五十面,雷雨出昆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