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cí sè
繁体字:詞色 意思:(词色,词色) 言语和神态。 ▶唐·元稹《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词色郎厉,若不可支梧。然而下于己者,能以理决之,无不即时换己见。” ▶明徐霖《绣襦记•套促缠头》:“你看他词色太骄人,使区区疑虑生。” ▶聂绀弩《失掉南京得到无穷》:“从前那种愤慨的词色,似乎完全绝了迹。” 解释:1.言语和神态。 详细释义:言词和态度。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公孙进来,待他词色就有些不善。公孙自知惭愧,彼此也不便明言。』
造句:日频来,时相遇,并不假以词色。久之,殷不能平,时见词色。全诗词色古泽,气魄宏大。’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
首字母缩写:cs
【拼音】císè
【包含词色的诗词】
《观文殿学士赵公挽词》
听履领簪缨,忠言彻帝庭。 公方扶日月,我亦寄雷霆。 忧世形词色,卧家存典型。 灵光更陈迹,楚些不堪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