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秦国 石刻。内容为 秦王 祈求天神制克 楚 兵,复其边城,故后世称“诅楚文”。据考证,约为 秦惠文王 和 楚怀王 时事。已发现三石:一为“巫咸”,一为“大沉厥湫”,一为“亚驼”, 宋 时先后在不同的地方出土。 宋 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秦祀巫咸神文》:“右《秦祀巫咸神文》,今流俗谓之‘诅楚文’。其言首述 秦穆公 与 楚成王 事,遂及 楚王 熊相 之罪。”亦省称“ 诅楚 ”。 明 何景明 《观石鼓歌》:“《之罘》《诅楚》几埋没,此石照耀垂千春。”参阅 郭沫若 《诅楚文考释》。 读音:zǔ chǔ wén 首字母缩写:zcw 【包含诅楚文的诗词】
《诅楚文》
峥嵘开元寺,仿佛祈年观。 旧筑扫成空,古碑埋不烂。 诅书虽可读,字法嗟久换。 词云秦嗣王,敢使祝用瓒。 先君穆公世,与楚约相捍。 质之於巫咸,万叶期不叛。 今其后嗣王,乃敢构多难。 刳胎杀无罪,亲族遭圉绊。 计其所称诉何啻桀纣乱。 吾闻古秦俗,面诈背不汗岂惟公子卬,社鬼亦遭谩。 辽哉千载後,发我一笑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