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亦作“ 和朴 ”。 即 和氏 璧。亦借指美玉。《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周 有砥砨, 宋 有结緑, 梁 有县藜, 楚 有 和 朴。” 三国 魏 曹植 《玄畅赋》:“思荐寳以继佩,怨 和 璞之始鐫。” 唐 白居易 《三十四牧宰考课策》:“虽有 和 璞之真,不能识也。” 明 张居正 《七贤咏》序:“ 和 璞之緼玄巖,非独鉴冥搜者,谁得而寳之。”参见“ 和氏璧 ”。 读音:hé pú 首字母缩写:hp 【包含和璞的诗词】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美玉不自贵,贵之者良工。 高才不自明,明之者至公。 和璞文未刻,他山石正同。 子虚赋未行,相如车不东。 我今徵此词,亦将拟未通。 粤有空门子,孕秀赤城中。 性静不欲俗,诗癖俄我躬。 意淳自高古,言雅思变风。 劳劳不称年,名尚高远聰。 我来山月乡,即貌知困蒙。 吾师道虽否,天子方文崇。 一旦因得意,诵之于六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