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1.互相应和而鸣。《诗·周颂·有瞽》:“喤喤厥声,肃雝和鸣。” 唐 元稹 《雉媒》诗:“和鸣忽相召,鼓翅遥相瞩。”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为衣服》:“鶼鶼,叹和鸣未久,分飞荏苒。” 鲁迅 《野草·失掉的好地狱》:“鬼魂们的叫唤无不低微,然有秩序,与火焰的怒吼,油的沸腾,钢叉的震颤相和鸣,造成醉心的大乐。” 2.《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 懿氏 卜妻 敬仲 。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 杨伯峻 注:“此二语盖言其夫妻必能和好。”后以“和鸣”比喻夫妻和睦。 唐 白居易 《得景定婚讫未成而女家改嫁不还财景诉之》:“二姓有行,已卜和鸣之兆;三年无故,竟愆嬿婉之期。” 宋 柳永 《集贤宾》词:“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歛翠啼红。”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女喜甚。既成婚,伉儷和鸣。” 读音:hé míng 首字母缩写:hm 【用和鸣造句】 1、 他们夫妻俩鸾凤和鸣,真是让人羡慕。 【包含和鸣的诗词】 
        《鸳鸯篇》
         飞飞鸳鸯鸟。 举翼相蔽亏。 俱来绿潭里。 共向白云涯。 音容相眷恋。 羽翮两逶迤。 苹萍戏春渚。 霜霰绕寒池。 浦沙连岸净。 汀树拂潭垂。 年年此游玩。 岁岁来追随。 凤凰起丹穴。 独向梧桐枝。 鸿雁来紫塞。 空忆稻粱肥。 乌啼倦依托。 鹤鸣伤别离。 岂若此双禽。 飞翻不异林。 刷尾青江浦。 交颈紫山岑。 文章负奇色。 和鸣多好音。 闻有鸳鸯绮。 复有鸳鸯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