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汉 代公文常以“如律令”或“急急如律令”结尾,意谓立即按照法律命令办理。后多为道教咒语或符箓文字用以勒令鬼神按符令执行。 唐 韩愈 《曲江祭龙文》:“乃於甲乙之日,依准古法,作神之象,斋戒祀祷,神其享佑之,时降甘雨,以惠兹人,急急如律令。”《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遂即卧於芦中,呪而言曰:‘捉我者殃,趁我者亡,急急如律令。’”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急急如律令, 汉 之公移常语,犹今云‘符到奉行’。 张天师 汉 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诊祟》:“赫赫扬扬,日出东方。此符屏却恶梦,辟除不祥。急急如律令敕。”亦省作“ 急急如令 ”。《西游补》第六回:“伏愿 孙先生 大圣老爷 行者 威灵,早飞上界,再闹天宫,放了 虞美人 ,寻着 唐僧 ,急急如令。” 读音:jí jí rú lǜ lìng 首字母缩写:jjrll 【用急急如律令造句】
1、又是岁末,急急如律令,让人嘘叹不已。 【包含急急如律令的诗词】
《诗三百三首》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 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 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 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 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 联谿难记曲,叠嶂不知重。 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 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 吾家好隐沦,居处绝嚣尘。 践草成三径,瞻云作四邻。 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 今日娑婆树,几年为一春。 琴书须自随,禄位用何为。 投辇从贤妇,巾车有孝儿。 风吹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