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露着头,赤着足。形容困苦或生活散漫。本作“科头徒跣”,后亦作“ 科头赤足 ”。《三国志·魏志·胡昭传》“ 昭 善史书”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焦先 ﹞飢不苟食,寒不苟衣,结草以为裳,科头徒跣。” 宋 田昼 《筑长堤》诗:“科头跣足不得稽,要与官长修长堤。” 明 唐寅 《偶成》诗:“科头赤足芰荷衣,徙倚藤床对夕暉。”《随园诗话》卷七引 清 袁香亭 《消夏杂咏》:“科头赤足徜徉过,一领蕉衣尚觉多。” 读音:kē tóu xiǎn zú 近义词:科头赤足 首字母缩写:ktxz 【用科头跣足造句】
1、 洪承畴住大庙而科头跣足,肆意漫骂。 【包含科头跣足的诗词】
《木皮散人鼓词》
释闷怀,破岑寂,只照着热闹处说来。 十字街坊,几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声醒木万人惊。 凿破混沌作两间,五行生克苦歪缠。 兔走鸟飞催短景,龙争虎斗耍长拳。 生下都从忙里老,死前谁会把心宽! 一腔填满荆棘刺,两肩挑起乱石山。 试看那汉陵唐寝埋荒草,楚殿吴宫起暮烟。 倒不如淡饭粗茶茅屋下,和风冷露一蒲团。 科头跣足剜野菜,醉卧狂歌号酒仙。 正是那:“日上三竿眠不起,算来名利不如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