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口数粥

引用解释

旧俗农历十二月廿五日煮赤豆粥,全家计口而食,称“口数粥”或“口数”。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序:“二十五日煮赤豆作糜,暮夜闔家同饗,云能辟瘟气,虽远出未归者亦留贮口分,至襁褓小儿及僮僕皆预,故名口数粥。”按,一说云:廿四日作糖豆粥,谓之“口数”。参见“ 口数 ”。

读音:kǒu shù zhōu

首字母缩写:ksz

【拼音】kǒushùzhōu

【包含口数粥的诗词】
《口数粥行》
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
大杓轑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
锼姜屑桂浇蔗糖,滑甘无比胜黄粱。
全家团栾罢晚饭,在远行人亦留分。
褓中孩子强教尝,余波遍沾获与臧。
新元叶气调玉烛,天行已过来万福。
物无疵疠年谷熟,长向腊残分豆粥。
上一篇
口食米
下一篇
口中虱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