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解释 兵书名。即托名 姜太公 撰的《六韬》与旧题 秦 黄石公 撰的《三略》。后借指兵书,兵法。 唐 黄滔 《祭南海南平王》:“天生大贤,濬六韜三略之才谋。” 元 耶律楚材 《用前韵送王君玉西征》诗之二:“五车书史岂劳力,六韜三略无不通。”《水浒传》第八五回:“更兼军师文武足备,智谋并优,六韜三略,无有不会。” 读音:liù tāo sān lüè 首字母缩写:ltsl 【用六韬三略造句】
1、对于玄机道人所授六韬三略,尤喜其中的文武二韬,且能举一反三,据实际情况变通,到后来往往是闻一知十,稍点即透。 【包含六韬三略的诗词】
《满庭芳·江国麾幢》
江国麾幢,边城鼓角,湓川几报严更。 笑谈油幕,英杰为时生。 腹贮六韬三略,新诗就、矛槊频横。 功名事,他年未晚,一笴落欃枪。 归来,何早计,白苹洲畔,危获深耕。 又何如,竹帛彝鼎垂名。 犀节徵还伊迩,春风外、文鷁催行。 岩廊上,谈兵齿颊,谠论佐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