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鼻烟壶 ”。装鼻烟的小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沉文恪公对语》:“ 高庙 持套红鼻烟壶,一面鐫 兰亭 景,一面刻‘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十一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买了几件鼻烟壶手鐲之类。” 茅盾 《第一个半天的工作》:“主任坐了,一手搁在那饱涨的文书皮包上,一手就掏出个鼻烟壶来。” 见“ 鼻烟壶 ”。 读音:bí yān hú 首字母缩写:byh 【用鼻烟壶造句】
1、 中国鼻烟壶从18世纪中期开始,倾向于使用名贵材料制作,比如翡翠、象牙、琥珀、陶瓷、青铜、白银、珐琅、黑玉、水晶和犀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