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婉辞。得不到同意。《礼记·杂记上》:“寡君命使臣某,毋敢视宾客,是以固辞。固辞不获命,敢不敬从。”《孔子家语·弟子行》:“ 赐 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 唐 刘禹锡 《代京兆李尹答于襄州书》之二:“既一辞不获命,又学浅不堪往復,敢不敬从。” (2).不得已。《左传·昭公二十年》:“主人曰:‘君若惠顾先君之好,照临敝邑,镇抚其社稷,则有宗祧在。’乃止。 卫侯 固请见之。不获命,以其良马见,为未致使故也。” 杨伯峻 注:“ 公孙青 不得已,以己之良马为见 卫侯 之礼。” 读音:bù huò mìng 首字母缩写:bhm 【包含不获命的诗词】
《予控免不获命恭读诏书圣训有朕正欲为卿直前》
平生一寸心,不为世涂折。 平生七尺躯,拟慕志士烈。 吾门古乔木,每抱岁寒节。 三世秉一心,炯炯常不灭。 虽如卜献玉,自比来嚼铁。 闭门著辨诬,其事已合辙。 及逢明圣知,所遇皆夐绝。 隆重录旧李,一诬出奎札。 嘉熙今诏书,复以枉为说。 人生贵知心,万事等一吷。 矧以万古光,下比覆盆揭。 忆昔贾奇谤,同舟忽秦越。 关弓比射羿,舍镞不虚发。 仍是同功家,以豢反得啮。 静思诬与枉,二字谨区别。 两朝寓至鉴,四海仰日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