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据说在 昆仑山 西北。《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 不周 负子。” 袁柯 校注:“负子二字盖衍文。”《楚辞·离骚》:“路 不周 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王逸 注:“ 不周 ,山名,在 崑崙 西北。”《淮南子·天文训》:“昔者 共工 与 顓頊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 之山,天柱折,地维絶。”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 不周山 下头曾触, 无定河 边骨欲寒。” 毛泽东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不周山 下红旗乱。” 读音:bù zhōu shān 首字母缩写:bzs 【用不周山造句】
1、 沧尧顿了顿:“是。不周山一役后,我从未想过此生还能见到你,所以我高兴,就算你恨我也抵不住我现在的高兴。”。指间风月 【包含不周山的诗词】
《拟古八首》
共工昔暴怒,触折不周山。 此枢太室上,飘落三江间。 枢纽一飞播,满空悉颠翻。 北斗堕其柄,文昌失厥官。 彗星化为跖,搏人以为餐。 天狗行地上,头戴方山冠。 武夷有巨人,方持钓鱼竿。 中宵投袂起,容貌何桓桓。 欲扶紫薇坦,坐使天下安。 复逢驩兜来,被发据其关。 拂衣返空翠,弹琴弄潺湲。 烟霞别一天,回首谢髦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