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因为无后嗣或国家灭亡而绝祀。古代祭祀用牲,谓血食。《左传·庄公六年》:“ 邓侯 曰:‘人将食吾餘。’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餘。’”《新五代史·刘承钧传》:“然 承钧 家世非叛者,区区守此,盖惧 汉氏 之不血食也。” 读音:bù xuè shí 首字母缩写:bxs 【包含不血食的诗词】
《听履霜操》
灵宫窈窕兮寒夜永,篁打造天兮明月下影,木叶陨霜兮秋声动。 我以岁莫起视夜兮,北山饮予斗柄。 幽人拂琴而当予,曰夫子则锺期,尝试刳心而为之听。 若有人兮亦既修,宴衽席之言兮不知其子之齐圣。 嘉孝子之心终无已兮,不忍忘初之戒命人则不语兮弦则语,客有变容而涕洟,奄不知哀之来处。 悲乎痛哉! 葛屦翦翦兮絺綌凉凉,衣则风兮车上霜,天云愁兮空山四野,竭九河湔涕痕兮,忽承睫其更下。 嫠不忧其纬兮,恤楚社之不血食。 尽子职而不我爱兮,终非父母之本心。 天高地厚施莫报兮,固自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