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bù shí yī dīng 词语解释不识一丁[ bù shí yī dīng ]⒈ 不识一个字。形容人不识字或文化水平低。 例他财产万千,而目不识一丁。 英do not know the simplest character; be completely illiterate; 引证解释⒈ 不识一个字。形容人不识字或文化水平低。参见“一丁”。 引明 焦竑 《焦氏笔乘·不识一丁》:“苻坚 宴群臣赋诗, 姜平子 诗内有丁字,直而不屈, 坚 怪问之, 平子 对曰:‘屈下者,不正之物,未足以献也。’ 坚 悦,擢上第。夫 庄子 云:丁子有尾。若直下不屈,乃古下字也。下作丅,上作丄。若 坚 与 平子,正不识一丁者。” 国语辞典不识一丁[ bù shì yī dīng ]⒈ 丁,比喻极易认识的字。语本形容人不识字或毫无学问。也作「目不识丁」、「目不识字」、「一丁不识」、「未识一丁」。 引《旧唐书·卷一二九·张延赏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首字母缩写:bsyd 【用不识一丁造句】
1、那儿由于文化教育落后,全村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不识一丁,家信都得请外村人帮着写。 【包含不识一丁的诗词】
《鄂忠武王出师疏帖赞》
於惟绍兴,扶危支倾。 揠校涖戎,不识一丁。 先生奋呼,起自诸生。 经通谊明。 笔妙墨精。 翠微之诗,五岳之盟。 祁阳整旅,东松纪行。 迹遍九州,气凌三精。 粤时出师,首兹抗旌。 规模弗愆,忠愤莫撄。 上心载嘉,奎章式形。 谓腾何忧,惟尔责成。 以百万师,观我甲兵。 仅四十里,复我旧京。 日却阳侯,星陨中营。 苌血遂碧,狐史漫青。 天不诱衷,曷其底宁。 伤哉离骚,坐此修能,冰镂芷馨。 惟帝鉴忠,惟人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