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suì shí fú là 词语解释⒈ 岁时: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 国语辞典岁时伏腊[ suì shí fú là ]⒈ 伏腊,伏祠与腊祭,或曰夏祭与冬祭、伏天与腊月。岁时伏腊指逢年过节。 引《旧唐书·卷九九·张九龄传》:「上又以其弟九章、九臯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 首字母缩写:ssfl 【拼音】suìshífúlàzhuàngyángjiāoyègèngyīn 【用岁时伏腊造句】
1、 上又以其弟九章、九皋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 【包含岁时伏腊的诗词】
《九侯山神诗》
谁言少康真禹子,子孙九人流到此。 谁言鬼侯遭纣虐,冤魄至今灵故垒。 诞哉二说太荒唐,未识根原有初始。 我曾南自五羊回,杖屨空山问遗址。 数间古屋傍林峦,一簇偶人皆剑履。 断碑仆地苍藓没,满庭落叶秋风起。 岁时伏腊走村翁,醵钱买酒烹羊豕。 粤巫击鼓细吹角,整日歌呼乞新祉。 饥乌攫肉舞盘间,野蝶寻馨投盏里。 愚民惊怪相骇诞,巧啭笙簧萦俗耳。 那知三代去已远,鬼神岂肯歆非祀。 漳川遐僻在穷闽,北去中州几万里。 从来不及风马牛,庙食胡为而至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