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地耳 意思: 解释:1.古谓大地的耳朵。 2.葛仙米的俗称。藻类。可供食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以四川产者最为著名。 3.一种地衣类植物。可食用。产于我国中部和东南沿海一带,以湖北﹑安徽两省产量最高。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五.地耳》。 造句:地耳还是平民代粮渡荒的恩物。虽然,是特为耶和瓦诿过地耳。1.将鲜地耳去杂洗净,沥水斩茸。1.主料:鲜地耳100克, 首字母缩写:de 【包含地耳的诗词】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并序》
微之又以近作四十三首寄来,命仆继和,其间瘀絮四百字、车斜二十篇者流,皆韵剧辞殚,瑰奇怪谲。 又题云:奉烦只此一度,乞不见辞。 意欲定霸取威,置仆于穷地耳。 大凡依次用韵,韵同而意殊。 约体为文,文成而理胜。 此足下素所长者,仆何有焉? 今足下果用所长,过蒙见窘,然敌则气作,急则计生,四十二章麾扫并毕,不知大敌以为如何? 夫斫石破山,先观(搀左换钅)迹。 发矢中的,兼听弦声。 以足下来章惟求相困,故老仆报语不觉大夸。 况曩者唱酬,近来因继,已十六卷,凡千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