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dé jiào
繁体字:德教 意思: 1.道德教化。 ▶《孟子•离娄上》:“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材能》:“夫人材不同,能各有异……有德教师人之能。” ▶唐·元稹《授入朝契丹首领达于只枕等果毅别将制》:“朕闻德教加于四海,则远人斯届。” 2.指德育。 ▶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三章: 解释:1.道德教化。
2.指德育。
造句:亚力山大以亚里斯多德教给他的慷慨大度,决定亲自去拜访戴奥吉尼斯。我们似乎已经了解了我们性别作用的精神实质而现在为了共同的道德教育我们聚到一起了。亚当斯把他这种感觉和他对于法国北部教堂的敬意,统统写进了《圣米塞尔山和沙
首字母缩写:dj
【拼音】déjiào
【包含德教的诗词】
《和主司王起》
儒雅皆传德教行,几崇浮俗赞文明。 龙门昔上波涛远,禁署同登渥泽荣。 虚散谬当陪杞梓,后先宁异感生成。 时方侧席征贤急,况说歌谣近帝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