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diāo shū 繁体字:凋疏 意思:1.凋疏。
 ▶前蜀·李珣《临江仙》词之一:“芰荷经雨半凋疏。拂堤垂柳,蝉噪夕阳余。”
 ▶宋·叶适《淮西论铁钱五事状》:“淮旁之民祇是往来两岸洲夹之内,铜钱异用,风波滞留,便已盘费消折。安居虽久,仍旧凋疏。”
 ▶明·王世贞《水石斋中小池鸳鸯忽去其雌曹生子念命余孤鸳篇》诗:“碧荇芳萍梦已虚,红颜绣羽渐凋疏。”
 ▶唐·胡传美《武康碧落观》诗:“
 详细释义:1.头发短而乱。亦作『刁骚』。2.萧条、冷落。宋?杨?窬台B醉花阴?楚乡易得词:『世态任凋疏,却爱黄花,不似群花落。』
 造句:林叶未凋疏,远山横有无。■烂漫,凋疏,见于章法而源于笔法。壮士登高览草木凋疏,而壮年疲于奔名。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  首字母缩写:ds 【拼音】diāoshū 
    【包含凋疏的诗词】 
        《感兴》
        
        竹帛功名九折车,栖迟岩野竟何如。 浣花溪上寻佳句,积谷山头读异书。 江左风流空醖藉,淮南烟景尚凋疏。 太平十二河汾策,几欲排云谒帝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