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duó qíng
繁体字:奪情 英语:Duoqing 意思:(夺情,夺情)
1.谓减少居丧期间的哀痛之情。 ▶《魏书•礼志三》:“夫圣人制卒哭之礼、授练之变,皆夺情以渐。” 2.犹夺服。 ▶《周书•王谦传》:“朝议以谦父殒身行阵,特加殊宠,乃授谦柱国大将军。以情礼未终,固辞不拜。 ▶高祖手诏夺情,袭爵庸公。” ▶《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况钟﹞因丁忧回籍,圣旨 解释:1.谓减少居丧期间的哀痛之情。
2.犹夺服。 详细释义:1.古代官员遭父母之丧,但丧期未满而强使出仕。陈书?卷二十七?姚察传:『修身立德,白首不渝,虽在哀疚,宜夺情礼,可员外散骑常侍,封如故。』儒林外史?第七回:『官小,与夺情之例不合。这夺情,须是宰辅或九卿班上的官。』或作『夺礼』。 2.违背情理。如:『倘有夺情之举,易激起公愤。』
造句:夺情在疆外则可,朝中则不可。》载“居正自夺情后,益偏恣。时,杨嗣昌夺情任中枢,主和议。十年,丁母忧,诏夺情起复。
首字母缩写:dq
【拼音】duóqíng
【包含夺情的诗词】
《耄志十首》
富贵浮荣何足道,纲常大义讵容差。 皆云养子将防老,岂若娇婴未识爷。 上欲夺情俾归衮,臣宁断腕不操麻。 向非十日留黄力,辇路几于误筑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