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duó dí
繁体字:奪嫡 意思:(夺嫡,夺嫡) 亦作“夺适”。 封建社会君位世袭,以庶子嗣位而废其嫡子者,谓之“夺嫡”。 ▶《汉书•梅福传》:“诸侯夺宗,圣庶夺适。” ▶颜师古注:“适读曰嫡。” ▶《晋书•王导传》:“初,帝爱琅玡王·裒,将有夺嫡之议。” ▶《宋史•英宗纪赞》:“彼隋·晋王·广、唐·魏王·泰窥觎神器,矫揉夺嫡,遂启祸原。” 解释:1.亦作"夺适"。
2.封建社会君位世袭﹐以庶子嗣位而废其嫡子者﹐谓之"夺嫡"。 详细释义:以庶子身分夺取嫡长子的继嗣地位。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初,帝爱琅邪王裒,将有夺嫡之议,以问导。』或作『夺适』。
造句:泰亦负其材能,潜怀夺嫡之计。晋王杨广见状,有了夺嫡的心思。十四年因为支持汉王夺嫡被砍了。夺嫡的历史,是本片的最大亮
首字母缩写:dd
【拼音】duódí
【夺嫡开头的诗词】
《商山祠堂即事》
夺嫡心萌事可忧,四贤西笑暂安刘。 后王不敢论珪组,土偶人前枳树秋。 ·217·
【包含夺嫡的诗词】
《商山祠堂即事》
夺嫡心萌事可忧,四贤西笑暂安刘。 后王不敢论珪组,土偶人前枳树秋。 ·217·
|